你這個問題其實跟“不是說F1很快嗎,為啥大家平時出門還是喜歡開家用車呢?”差不多。

這兩個軟件都是剪輯用的,這是他們兩個唯一一個相同的點。

剪映面向業余用戶,PR面對的則是專業用戶。

誰也取代不了誰,因為定位不一樣。

剪映有比不上pr的地方,比如調色功能就差十萬八千里,pr也有不如剪映之處,比如剪映在線素材很多,上字幕、美顏傻瓜化等,這些是pr不具備的。

至于要用哪個,得看你要做什么,業余自己就想剪輯一個視頻玩玩,那剪映確實就夠了,但是如果是想做職業的剪輯,剪映完全是無法勝任的,還是得看pr。

先介紹下自己,19年畢業,本職工作干的是會計,已經兼職剪輯4年了,所以這方面經驗還算豐富,對于初學剪輯的朋友來說,首要一點就是:先搞明白自己學剪輯的目的!

如果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剪一個簡單的日常作為分享,需要用到的剪輯操作并不是很多,那也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方法,但是我看題主是想把pr當做一個副業,那就需要去把pr的每個技能都掌握清楚,這個任務量還是很大的。

而且很多時候遇到的問題是網上教程所沒辦法處理的,非常容易打擊學習的興趣,很難堅持學下去,這就需要我們去系統學了。

如果你想要認真的學習pr,那這篇經驗絕對是你的理想圣經,我結合我的工作經驗,從剪輯的基礎、學習方法、到課程、書籍這幾個方面,來和大家詳細地分享一下我的方法,希望能給各位初學剪輯愛好者們一些幫助!!

一、學習資料推薦

書籍類資料,我平時用著還不錯的只有兩本:

1、剪輯之道

這本書里面講的是電影剪輯,但認真看了就知道,里邊不僅僅有電影剪輯,還有作者對于電影的廣泛理解,會把電影和剪輯思維形式對比起來看。

說實話,我剛開始看的時候,并不理解為什么這樣剪輯,但是在看完作者的注釋之后,我也可以跟著產生共鳴。

而且,這本書是以對話的形式進行的,對文學、對電影都有深入了的解,大概看完一遍,我也對剪輯這塊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2、眨眼之間

這是我看的第二本關于剪輯的書,里邊匯集了著名剪輯師沃爾特·默奇極具創造性的、多層面的剪輯思考,不夸張的說,這些內容是對過去的剪輯觀念形成了一定挑戰的。

而且在這本書的開篇,他就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為什么剪接可以被接受?

帶著這個問題,默奇對很多剪輯上的操作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,比如剪輯時、做夢時、現實生活中影像的連貫性與非連貫性,他都能以此來判斷好剪輯的標準。

像眨眼的動作既類似于剪輯時的畫面切換,又是出于一種情感暗示等,真的在思維上啟發了我不少。

當然了,書本只是起到輔助作用,更多Pr的學習是一定要系統全面的去學的!

3、亮虎pr實操課

這是小白入門pr的速成必備課,我自己在學習pr的時候看的就是它,有一說一,課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能落地實操,比如什么畫面之間要用什么空境銜接,特寫的鏡頭怎么更有沖擊感等等,這些老師都會用實操剪輯的方式帶著我理解,每一個步驟的解析都很透徹,說是實打實的保姆級課程一點都不為過!

在課下,我也會利用老師給的素材進行練習,把課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實戰中,掌握熟練后,上手的速度確實很快,哪怕是在我現在的工作中,亮虎的方法也是我最常用的。

就比方說我想要對一個素材進行調整,或者是調色處理的時候,想要讓其他的素材有相同的效果,如果我是小白跟學教程,可能我會一次一個的把其他素材都調一遍,這樣太浪費時間了,而且最后的效果也不會特別好。

而我現在利用亮虎課上所學的方法,只需要把剛剛調整好的素材進行復制,然后選擇想要修改的素材,鼠標右鍵點擊素材粘貼屬性就可以修改效果,這種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的實操方法確實給我的幫助很大!

建議各位在跟學的時候可以認真聽,理解掌握了,自己的pr水平也就很快上去了~~

二、pr學習規劃

1、掌握pr的基礎操作

最開始學習的核心任務,就是把剪輯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工具全都逐個消化、弄懂,像剃刀工具、選擇工具、波紋編輯等常用的工具要能運用的得心應手,這樣在后續的技能的深入學習中,才不會卡殼。

關于這點,可以先找一些基礎的教程去看,或者就跟著亮虎入門,反正這些基礎操作,老師都結合實例梳理過,不怕學不會。

我在剛學習的時候還會找一些針對性的小練習,專門就練一兩個操作,好把剛學學到的技能方法做進一步的鞏固。

Ps:這一階段,不用整那些特別難的轉場特效什么的,主要是理解基礎的工具的基礎用途。

2、擴充自己的剪輯理論

理論的知識和實戰的操作是相輔相成的,尤其是剛學會pr的新手,更需要理論知識支撐。

平時沒事的話,可以多看一些大神拉片,聽他們對電影鏡頭和剪輯思路的看法,從而慢慢地拓展自己的思維方法。

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吧,我自己做剪輯的時候,就喜歡用反復插接的手法去調整時間空間關系,這樣用延伸時間的方式去擴大空間感,是能加重戲劇渲染效果的,那像這種手法,就是我從大神的經驗里學到的。

3、總結自己喜歡的剪輯手法

我剪宣傳片的時候非常喜歡用空鏡頭的方式。

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空鏡頭,在職業的剪輯話術里面,一般不以人為主體的鏡頭就是空鏡頭。

像這種的鏡頭,我們一般也說是萬能鏡頭,通常用作城市的宣傳片,各種旅拍等等,可操作性比較強。

而且這種鏡頭是很好利用的,還很出效果,我就喜歡用擴大背景縮小人物的方式,讓鏡頭由遠到近的拉伸,這樣剪輯出的片子就很有感覺。

上面這個是我目前正在做的,客戶想要一種孤獨的美感,那么我就可以先以人為主題,再突出孤獨。

不過一直放女孩鏡頭難免會有些重復,這個時候可以上空鏡,也可以延續人物,擴大背景,一個背影就能提現孤獨感,這樣不僅能有一定的視覺沖擊,也不會讓大家感到審美疲勞。

還有一種方法也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用的,那就是分剪。

簡單說就是將一個鏡頭裁剪分開,分別在幾個地方用,假如說我在剪片的時候畫面素材不夠了,但是又沒有辦法補拍,那我會把其中一個幀數比較多的鏡頭剪開多次使用,不僅能解決問題,還能表達出來不同的情感。

尤其是某一個人物的情思和追憶,我就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做到首位呼應,從而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的完整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全文結束

好了,差不多就是以上這些內容了,想到新的會再補充,感覺有用的話,可以點點贊哦~

最后也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到大家,祝各位都能早日的學會pr,加油!